各市农技协,各有关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进一步推动我省科技小院和科技小院集群建设,根据《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联盟管理办法》和《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评估管理办法》,山东农技协决定开展2025年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推荐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主体
科技小院的申报主体(依托单位)是为科技小院学生提供一线科研与技术实践场地、资源支持及产业需求的基层组织,包括但不限于地方教育、农业农村、科技部门、科协组织、行业企业、农技推广机构、园区、合作社、村委会等。
二、申报条件
1.申报科技小院应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基本思路,有序推进科技小院建设,不盲目追求数量扩张,注重科技小院建设与服务质量。整合社会优势资源,鼓励涉农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推广机构、农技协、农业企业等各方利益主体共同参与科技小院建设与服务,推动科技小院不断发展壮大。坚持立德树人,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积极引导科技小院师生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符合科技小院申报要求的,均可自愿申报认定。在科技小院的合作框架下,各方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与发展目标,自主选择合作形式。
2.建设科技小院应聚焦地方主导或特色产业,选择有基础、有潜力、有示范效应的依托单位,统筹规划布局建设科技小院。建设科技小院应兼顾地区平衡,鼓励没有建立科技小院的县(市、区)积极申报。
对于产业发展基础好、科技需求迫切的区域,可以县域或特定地理区域为单元,或打破地域限制,整合区域内或区域间的科技小院资源,以产业体系为纽带组建科技小院集群。
3.科技小院名称统一为“山东+县(市、区)+产业名称+科技小院”,如山东章丘番茄科技小院。
4.依托单位应为科技小院师生提供必要的场地条件。场地选择应综合考虑产业集聚、人才吸纳、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因素,宜建在区位条件较好、农业生产集中、产业特色明显、农村人口密度较高的区域。场地规模可根据科技小院的规模和入驻人数进行规划,宜具有相对固定场所,学生人均学习生活空间不低于15平方米。场地内宜划分生活、办公、培训、科研、示范等功能分区,科研示范基地不宜离科技小院办公区太远。
5.科技小院应具备开展试验示范、技术服务、科普培训、产品研发和基本生活等需要的配套设施。应为常驻师生配备基本的办公设备、网络设备、试验设备、培训设施,方便科研人员与外界信息交流和数据传输。宜配备必要的服务设备与工具,确保各项服务顺利开展。
6.科技小院应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完整保存活动记录、技术资料及影像资料。保持与上级管理部门、合作单位的常态化沟通,及时汇报进展与问题。
7.科技小院应建立安全管理制度,规范人财物和安全等保障。组织全员(包括研究生)年度安全培训,重点培训实验操作规范、应急逃生及急救技能。建立安全保障机制,制定安全应急预案,保障“科技小院”团队入驻期间的人身、财产和饮食安全。为研究生及工作人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明确保险覆盖范围与理赔流程。健全科技小院运维管理制度,涵盖设备维护、环境卫生和安全巡查。
8.科技小院应设置导师团队,至少包括1名中级及以上职称、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校外导师。支持导师团队成员担任科技特派员和承担重大科技项目。科技小院可由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导师担任首席专家,由常驻科技小院的研究生担任小院院长。
科技小院应建立并完善研究生指导、交流研讨常态化机制。校内外导师每人每年赴科技小院指导次数不少于3次或到科技小院工作累计不少于30天。科技小院派驻研究生应不少于3人,其中常驻科技小院的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少于2人。科技小院研究生每学年累计进驻科技小院的时间不少于120天,并定期编写和上报工作日志。
9.科技小院应加强常驻研究生教育与生产实践的深度融合,鼓励研究生将科学理论方法应用到农业生产实践中,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服务团队的职业道德培训和服务技能培训,提升服务团队专业技能水平,树立良好服务形象。创新科技小院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培训、帮扶、示范、交流等方式,培养科技新农人、“土专家”、“田秀才”等乡土人才。结合农时开展技术指导,通过“农民田间学校”,培养一批新型职业农民。鼓励和支持科技小院研究生在科技小院建设所在地(县市级)就业,持续服务“三农”领域。
10.科技小院应聚集一批农业科技人才,通过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模式,开展产品展示、技术引进、技术培训、技术示范、组织观摩等丰富多样的特色技术推广活动。宜通过建立示范基地的方式,展示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成果,让农民直观地了解新技术的优势和应用方法。定期深入农村,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等方式,讲解农业生产中的实用技术为农民提供及时的技术服务。宜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提升农业技术服务范围。
11.科技小院应创新农业科普教育方式,向农民普及农业科技知识。组织农民参加农业科技培训课程,系统学习农业专业知识和技术。举办科普讲座,邀请专家为农民讲解农业科技前沿知识、实用技术等。为农户编写并发放科普手册、宣传海报等科普资料,方便农民查阅。定期开展科普展览活动,通过图文并茂的科技展板、科技墙报、科普画廊等方式展示农业科技成果、新型农业设备等。可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线上科普教育活动,定期发布科普文章、视频等内容,提高科普教育覆盖面。
三、申报要求
1.各推荐单位要高度重视科技小院建设工作,重点扶持、培养和优先推荐尚属空白的县(市、区)科技小院建设。注意推荐已有研究生实际入住,业态已基本成熟,并已开展实质工作的科技小院。更加注重科技小院建设质量,鼓励已挂牌科技小院运行良好的,重视支持到位的市县(市、区)推荐科技小院。
2.申报单位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科技小院基本信息,经首席专家所在高校同意后,将《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申请表》和《科技小院申报信息汇总表》报送所在地科协(农技协),由所在地科协(农技协)初步筛选后,上报至市级农技协联合市科协进行汇总、审查并出具推荐报告。没有建立市级农技协的地级市可由市科协推荐。

(请用微信扫码填写信息)
3.推荐报告内容应包含:对已建设的科技小院运行管理情况(包括学雷锋日、530科技工作者日、科普月、中国农民丰收节等重要事件节点开展活动情况);对全市科技小院建设布局及工作计划;科技小院建设的支持保障机制;并对推荐名单进行排序。
4.山东农技协秘书处将组织专家评审,对符合条件的科技小院进行择优推荐。
5.各市请于8月5日下午5点前,将推荐报告、科技小院申请表(附件1)和信息汇总表(附件2)电子版(盖章扫描PDF版本、Word和Excel版本)发至山东农技协电子邮箱,纸质版推荐报告1份、附件表格3份邮寄至山东农技协秘书处。
6.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31-86064898 18660127683(微信同)
联系人:马文丽
电子邮箱:sdnjx@163.com
邮寄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日照路2286号山东省科技馆538号副馆长办公室
附件:
附件1: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申请表_f8b0babd5f91b95733fb65b0819dce4d.docx
附件2: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申报信息统计表_874f93da1ceb0f4bbe74c0b8915bc035.xlsx
山东农技协
2025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