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科协等 22 个部门关于印发《2023 年山东省全国科普日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3-12-07 17:37:51 来源:

通知

各市科协、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管理局、市国资委、市市场监管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作协、市工商联、市农科院、市地震检测中心(台)、市气象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各省级学会,各企事业科协,各有关单位: 

省科协等 22 个部门共同制定了《2023 年山东省全国科普日活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扎实抓好贯彻落实。同时,请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一、认真登记填报活动。请各活动举办单位于 8 月 21 日起, 通过全国科普日平台(www.kepuri.cn)发布推广重点科普活动。 

二、认真开展工作总结 

(一)请各市科协、有关省级学会、有关企事业科协等牵头总结本市、本领域全国科普日活动开展情况,于 2023 年 9 月 28 日前,将开展科普日活动总结(电子版、加盖公章扫描版)发送至省科协科普部邮箱。 

(二)省科协将根据各单位开展全国科普日活动总结情况按照组织动员、数量规模、品牌宣传、科技志愿、联合行动、重点活动等指标,对活动组织有序、服务基层有效的单位和影响大、关注多、反映好的活动予以表扬。

联 系 人:张庆军 王一波

联系电话:

(0531)82073210(兼传真)  

(0531)82073101(兼传真)

电子邮箱:

skxkpbgy@shandong.cn

附件

2023 年山东省全国科普日活动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密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战略擘画,突出价值引领,引导社会风尚,展示科技成就,服务创新发展,广泛开展社会需要、公众需求、影响力大、服务面广的全国科普日活动,持续提升全省公民科学素质,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中贡献科普力量。根据中国科协等21部门关于举办2023 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通知有关部署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时间和主题 

2023 年全国科普日主题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定于 9 月 17—23 日在全省各地集中组织开展 2023 年山东省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各地各部门可根据全国活动主题,结合工作实际拟定活动副主题,主题宣传活动贯穿全年。 

二、活动安排 

2023 年我省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重点围绕“加强政治引领,激发奋进力量;聚焦创新发展,服务自立自强;坚持科技赋能,助力“国之大者”;践行科普为民,共创美好生活”等内容,坚持守正创新、协同联动,服务基层、普惠群众,着力打造山东省主场、主场分活动、线上科普日活动、主题科普联合行动、省直单位系列行动,各市主场活动及各市辖区内系列科普活动“1+X +N”科普日活动模式,推动实现全国科普日活动数量规模、质量效益“双丰收”。 

(一)山东省主场活动。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 省农业农村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应急厅、省国资委、省市场监管局、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省作协、省工商联、省农科院、山东广播电视台、省地震局、省气象局、省消防救援总队、中国银行山东省分公司、中国联通山东省分公司等 25 部门(单位),在山东省科技馆举办 2023 年全国科普日山东省主场活动启动仪式。同时,开展科学大讲堂进社区;老年健康、智能助老进老年大学、养老机构、社区、农村;老科学家报告团、青少年科普报告团进校园;农业科技、科普大篷车进农村等近 200 场科普活动。主场设立多个展示区,主题科普联合行动单位、省级学会、 企事业科协等展示专业类科技成果、科普资源等。在省科技馆举 办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为主题的科普展。 

(二)主场线上科普日活动。山东省主场线上线下统筹推进,深入融合,科普日期间,利用“每日科普”“科普山东”“你知道 吗”等平台,每日推送科普日活动信息;利用主题科普联合行动单位新媒体平台,播放山东省全国科普日宣传片,历届科普创作大赛科普微视频,科技、国土、地震等部门科普讲解大赛优秀作品、《科普总动员》集锦等,形成线上科普传播热潮。 

(三)主场分活动。组织有关省级学会围绕生态环保、绿色低碳、智慧交通、慢病管理、心理健康、营养健康、防灾减灾、 人工智能等民生热点问题,组织开展线上科普讲座和线下科普宣传、科技培训、技术咨询等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等20场山东省主场分活动。 

(四)系列联合行动。科普日期间,汇聚多方科普资源、协同社会各方力量、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学校、家庭等,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科普联合行动。 

1.省直部门科普联合行动。充分发挥主流媒体、新媒体及户外电子屏作用,开展科普日活动宣传,刊播科普公益广告;组织开展山东省 2023 年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山东省第三届科普讲解大赛决赛,“万人下乡·稳粮保供”农技服务行动,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科技(科普)工作者进企业、进农村、 进社区、进学校讲科普等活动。(责任单位:省委宣传部、省委 网信办、省科技厅、省农业农村厅、省科协) 

2.校园科普联合行动。开展“中国学生营养日”“全国爱眼日”等主题科普宣教活动;动员高校实验室等科研创新平台对大中小学生开放,组织科研工作者、学术骨干举办科普讲座和科学家精神报告;鼓励高校师生科普力量进中小学、社区、农村等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开展科学调查体验、科普研学、科技创新大赛等科普实践活动;组织开展山东省第三届中小学生海洋知识竞赛和蓝色海洋教育科普舰队进校园线上科普直播活动;编排并播出 《向海而生》科普节目,打造高品质海洋科普课堂。(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省海洋局、省科协) 

3.自然资源科普专项行动。组织开展流动的“种质方舟”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科普宣传和“行走的课堂”科普进社区宣讲自然资源科普知识等活动;推出“专家云讲堂”,邀请自然资源科普专家录制专题科普讲座,推送科普短视频、科普文章等。(责任单位:省自然资源厅)

 4.生态环境科普专项行动。依托生态环保科普基地、环保社会组织开展环保科普主题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及环保志愿者进学校、社区、农村,宣讲生态环保科学知识,传递绿色低碳生活 理念,发放科普手册和宣传品;面向公众开放环保场所,围绕生态环境保护、绿色生活方式、生态环保科技等主题,制作一批科普动漫、一图看懂、科普微视频等科普作品,广泛利用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投放,提高生态环保社会参与度和科普效益。(责 任单位:省生态环境厅) 

5.水利科普专项行动。开展水土保持、节约用水联合科普行动,举办水土保持和节约用水知识有奖竞答、参观科普体验馆等系列亲子研学活动;组织水土保持、饮用水科普专家工作室和科普服务团队进高校、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四进”水土保持、饮用水安全主题科普活动;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水文科普教育基地,通过视频讲解、实物展示、实验体验等多种形式普及水文科学知识,利用“科普山东”“山东水利”等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 展播水利科普微视频,提升公众水科学素养。(责任单位:省水 利厅) 

6.卫生健康科普专项行动。组织开展“健康科普专家走基层” 活动,围绕基层群众健康科普需求,聚焦合理膳食、科学健身、 烟草控制、心理健康、环境健康等健康影响因素,针对重点人群 和重点领域,组织专家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普及健康知识,传播健康理念,增强“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理念。(责任单位:省卫生健康委)

 7.应急科普联合行动。开展应急科普公益宣传,通过广播、 电视、报刊、新媒体等平台开设应急科普专题专栏,发布应急科 普知识;结合安全宣传进企业、农村、社区、学校、家庭,普及应急科普知识、防灾避险常识、自救互救技能;广泛征集评选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等方面的优秀科普视频、图书作品并通过省内主流媒体、新媒体平台发布;动员组织山东省应急管理科普教育基地、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等阵地资源,开展科普宣教、救援装备器材展示等,传播防灾(震)减灾理念、传授逃生避险技能。利用“震知卓见”微博、微信、今日头条及各地震监测中心新媒体账号等融媒体平台,持续推送应急避险、震害防御等主题科普作品。开展气象科技赶大集,举办“气象科技为农 业生产保驾护航”“如何应对气象灾害”科普图片展览与讲解, 发放气象科普书籍和宣传折页等资料,开展农村气象科普调查。组织开展全省消防类科普场馆、主题公园、博物馆、救援站集中开放周及科普漫画进校园、开学第一课活动;联合美团、饿了么、 菜鸟网络、真爱“941”公益车队等消防志愿服务队伍开展“敲 门入户”消防科普宣传活动。(责任单位:省应急厅、省地震局、 省气象局、省消防救援总队)

 8.食品、消费品安全科普专项行动。举办食品检测、消防安全、电磁兼容、消费品质量安全等实验室开放日,开展相关主题科普宣传、咨询服务、座谈交流和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面向广大公众,组织参观“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食品安全科普教育基地”,学习体验食品安全及标准化相关科普知识和科普设施。(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 

(五)市级联合活动。各市结合本地实际,组织开展全国科普日市级主场活动,邀请党政领导、科技工作者、广大公众参与活动。聚合本辖区内社会各方科普资源,汇聚社会各方力量,集中开展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掀起各地全国科普日活动热潮。(责 任单位:各市科协) 

1.全国科普示范县联合行动。充分发挥全国科普示范县(市、 区)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动员 2021—2025 年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结合县域实际,围绕科普日主题,开展高质量、品牌化、多样化的科普活动,主动在全国科普日活动中当先锋、打头阵、做样板,持续丰富县域科普服务供给,提升县域居民科学 素质。(责任单位:各全国科普示范县)

2.科普阵地联合行动。充分发挥各类科普教育基地、免费开放科技馆以及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农村中学科技馆、科普示范学校、科普专家工作室、社区(农村)科普馆、科普体验中 心、户外科普场所等科普阵地作用,围绕全国科普日主题,聚焦青少年、老年人、农民等重点人群科普需要,组织开展科普日系列活动,促进公众对科学价值的认同。(责任单位:各有关单位) 

3.农技科普联合行动。充分发动全省农技协组织、农业科技志愿服务队等,围绕乡村文化振兴重点任务,突出送科技下乡, 开展“千名专家千场科普”大讲堂,“智惠行动·百会百县乡村 行”,“农科精神耀齐鲁”科普研学,“鲁农科普巾帼行”,“中药材专家进乡村”等科普专项行动,全面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责任单位:省科协、省农业农村厅、省农科院、省妇联、各有 关省级学会) 

(六)企事业科协联合行动。发动企业科协、高校科协,立足企业、高校创新成果、科技特色,科普日期间面向公众开放企业场馆、实验室等,展现科技助力企业、创新赋能企业的重要成 果,营造崇尚创新的氛围。(责任单位:企事业科协) 

三、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同联动。今年是第二十届全国科普日。各级各相关部门,各级学会,各企业科协、高校科协, 各有关单位要把全国科普日活动作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具体实践,高度重视,广泛动员,精心组织,充分发挥全国科普日平台聚合作用和品牌效应,持续提升科普日活动服务力、影响力。各级科协要充分发挥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协调联动机制,汇集优势资源、聚合各方合力,用科普日活动成效检验科普服务承载能力。各市、县科协作为市、县全国科普日活动的牵头单位, 要积极加强与市、县直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统一思想,联合行动。各级科协组织要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格禁止开展活动铺张浪费、弄虚作假等行为,严格落实意识形态管理责任,对线上线下活动内容的政治性、科学性进行严格审核把关,安全 有序开展科普日活动。

 (二)强化绩效导向,扎实组织实施。各市、县科协既要高 度重视开展科普日活动组织单位规模和活动数量,更要突出重点 活动和质量效益。突出项目引领,将各市、县开展全国科普日活动情况,作为下年度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免费开放科技馆、山东省科普示范工程、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山东科学大讲堂等科普 项目评估、分配、认定、遴选的重要依据。强化评议考核,将各市在全国科普日期间,开展食品安全科普宣传,落实乡村文化振 兴送科技、送文明、送文化、送健康工作任务情况,作为对各市 相关工作评议考核的主要参考,各市科协、各有关单位要扎实组 织开展多阵地、多领域、广覆盖、齐参与的食品安全、乡村文化振兴等主题科普联合行动。 

(三)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公众参与度。各活动举办单位要高度重视全国科普日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充分发挥主流媒体、新媒体作用,宣传好科技工作者做科普的典型事迹,展示好科普 成效价值,提升科普日活动的影响力、覆盖面及公众参与度,积极营造浓厚科普日氛围。活动宣传中,请规范使用全国科普日和科普中国标识,突出活动品牌效应。